企业文化
Corporate culture

联系方式
Contact us

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|开云(中国)官方
电  话(Tel):19128435215

传  真(Fax):0753-2513793
地  址: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扶大高新区三葵
联系人:江小姐
邮  箱:mzhbzp@163.com
邮  编:514700

学习交流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企业文化 > 学习交流
重读韩愈《师说》
更新时间:2018/5/14 10:33:30 来源: 浏览次数:3239
< 返回文章列表

      韩愈倡导古文运动,反对骈体文。骈体文是讲究对仗、辞藻华丽的一种秦汉以后,唐代盛行的一种文体。韩愈为什么要倡导古文运动?就是要求真求本,反对虚浮;要讲渊源传承,才能光大有为;承儒学道统,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,要实用济世,“文以载道,文道合一”,“道沿圣以垂文,圣因文而明道”。吴文治对韩愈为何要“好为人师”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现状作了很好的介绍。反观今日,一片西化,崇洋媚外,不学、不懂历史,不识中国、中国文化却妄自菲薄。现在是满街骂父母祖宗猪罗,不但自己学西人,连祖宗也要求学西人的社会,其一府二院议会制、票决制、法治之完美超先进,其人定胜天科学之发达先进,不用煎炒焖炖万物杂配只是牛肉加面包之简单清洁饮食,甚其文字之简易,诸等,无不先进超人类之思想。经过三十改革开放,中国经济已取得举世惊骇的骄绩,但文化却在滑下,直至近几年才得以调头,有识之士无不痛心,中国近三十年最大失败就是教育失败!从幼儿园甚至更早的早教直到博士生研究生,花几近一半甚至以上的时间在学外语,且绝大部分“百无一用是书生”,中国历史文化却知之甚少,现在连基本字的字义都不太清楚。为了遮掩,人们便自创出很多冠之“网络”美衔的语言,实是天大的污染。还好,14年高考已决定削减外语,增加中文成绩。学中文也是学历史,蓄涵养修性的过程,人文的过程。教育在人文,不在技能之风悄然复兴。
欧洲的复兴,有其“文艺复兴”之始,中国教育子弟之则“先学做人,再学做事”,再看共产党党管干部原则有“德才兼备,以德为先原则”。中国梦,就是复兴中国。复兴中国得靠什么?得有自己的信念,有民族自信心,有民族价值观。就得复兴中国文化。要复兴中国文化,就是认知认同历史,尊重历史,知其渊薮,方能信其悠远!
附:
    韩愈《师说》赏析
    吴文治
    《师说》是韩愈说理文中极为有名的一篇。文章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(802),这时韩愈顺时针才三十五岁,刚从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博士,官职也不很高,但是他在文坛上已经有了名望,他所但倡导的“古文运动”也已经比较广泛地开展起来。他为了使古文运动得到更好的的开展,不仅自己从理论到实践刻苦努力,而且广泛地同青年后学交往,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。韩愈这种作为是六朝以来长期所没有的,因而人们往往引为怪事,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,指责他好为人师。但是韩愈处在这样的环境中,仍然无所畏惧,继续为开展古文运动而努力。《师说》这篇文章,就是他对那些诽谤者的公开答复和严正驳斥。
    文章一开始,就强调从师的重要性。“古之学者必有师”一语,不仅指青少年时代作学生的人,也包括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。老师的职责,在于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。韩愈认为谁都不可能没有疑惑,因此,谁都不能没有老师傅如果有了疑惑而不向老师请教,那末疑惑也就不可能得到解决。所以他说:“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,固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;生乎吾后,其闻道也,亦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。”因为所要学的是“道”,所以,不管是老年人还年青人,不论是社会地位高的“贵人”或者是社会地位低的普通人,只要他懂得“道”,就可以拜他为师,向他学习。韩愈以“道”的有无作为选择老师的唯一标准,认为只要合乎这一点,地位高低、年龄大小都可以不必考虑。这是全篇所要论证和宣扬的中心思想。下文都是根据这一论题所作的具体阐发。第二段,文章便以上述理论来批判当时人们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尚。一连三层,都采取对比的方法来写:第一层,以“古之圣人”与“今之众人”作对比。古代圣人具有过人之才,尚且拜师求教,虚心学习;而现在有许多人的才智跟圣人相差很远却反而以向别人学习为可耻。他指出:圣人之所以具有聪明才智,愚人之所以愚味无知,这种分野的根本关键,就在于他们能不能尊师重道,虚心学习。第二层,进一步揭露有些人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。以为子弟选择老师与自己不愿拜老师作对比,批评有些人为子弟选择老师,自己却耻于从师。那些子弟的老师只是教人句读,并不能够尽到“传道”、“授业”、“解惑”的职责。学习句读要拜人为师,而大道茫惑不解,却不愿拜人为师,这是小的学了,大的丢了,实在看不出有什么高明之处。第三层,文章又以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”与“士大夫之族”作对比。巫医乐师百工都不以拜师学习为可耻;而士大夫们一听到人家说老师弟子的事情就聚拢来嗤笑人家,说那个做老师的和学生的年纪差不多,道术也差不多。这些人认为,向社会地位低的人学习是件羞耻的事,而向官位显赫的人学习又怕人说阿谀奉迎。这样,师道的不能恢复,就可想而知了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,社会地位低下,是士大夫们认为不足挂齿的,然而现在这些士大夫们却反而不如他们聪明,这实在是一种奇怪的现象!这一连三层的对比论述,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们不能尊师重道的愚蠢,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这种不良风尚的愤懑情绪。第三段,文章又转入正面阐述这,以圣人孔子的言行作证,说明人必有师,人们应该多方面地向别人学习,而老师和学生也只是相对而言的。文章引用孔子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这句意义深长的名言,进一步说明“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”。
    总起来说,本文论述如何求学的见解是极其精辟的,很能够启发后人,对当时“士大夫之族”耻于相师的不良风气,也起了挽救和纠正的作用。韩愈在一千多年前那样的社会环境中,就能提出“弟子不必贤于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”的见解,确乎是很有胆识的。他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,归结为“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”,提倡师生教学相长,这也确实可以鼓舞大家相互学习的风气。本文具有高度的说服力,这固然与文章所阐述的理论的正确性有关,但和作者采用了较好的说理方法也是分不开的。文章要旨在于论述师道的必要性,批士大夫们不能尊师重道的不良风尚。整篇文章从立论、论证到结论,都紧紧扣住这一点,有的放矢,理论联系实际。从虚到实,又从实到虚,正、反、合三大段文字,有破有立,虚实结合得很好。文章谈理论,却不是空发议论;举事实,也不是罗列现象。因此文章不蔓不支,很有说服力。韩愈的散文,在风格上具有雄键明快、汪洋恣肆的特色,这是古今研究韩愈散文的人所一致公认的。《师说》在风格上也表现了这种特色,气势异常充沛。形成韩愈散文这种风格的因素当然很多,但是就《师说》来看,作者根据内容的需要,在语言上创造性地运用排偶的句式,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。这种句式如果运用得好,就可以有助于增加文章的气势,使文章如波浪滚滚,汹涌不绝。《师说》采用的排偶句式很多,例如:“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,固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;生乎吾后,其闻道也,亦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。……是故无贵无贱,无长无少,道之所存,师之所在也。”这种排偶语句,使人读起来不仅感到气势很盛,而且有一种音节的美,在语气上很自然流畅,它和骈体文雕琢堆砌的排偶不同,所以常为后来许多写散文的人所运用。《师说》整篇文章写得都很好,而第二段更为精彩动人。这一段开始,未说先叹:“嗟乎,师道之不传也久矣,欲人之无惑也难矣!”这两句,乍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出奇,然而联系上段看,就显得非常有力。因为文章到这里出现了一个转折,它使文章掀起了一道波澜,避免了平板和呆滞。这两句往下,作者一连安排了三层对比,来对士大夫们不重视师道的愚蠢行为进行批评和讽刺,笔端饱含着感情,真可说嘻笑怒骂,淋漓尽致。三个对比,采用了三种不同语调的结语,在次序安排上也颇有匠心:先疑问,后肯定,于感叹。这样,不仅文气很顺,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。此外,《师说》在句式和语言的错综变化方面,也有不少可供我们细细琢磨和借鉴,例如文章开端,作者便创造性地采用接句法:“古之学者必有师。师者,所以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也。”第二句第一个“师”字和第一句末尾的“师”字紧接着。往下:“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无惑?惑而不从师,其为惑也,终不解矣。”第二句句首的“惑”字也是紧接着前一句末尾的“惑”字而来。其他如“固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”;“亦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”,也都采用接句法。这种句法,也有助于加强文章的气势,使文气急转直下,不可抑止。又如第二段中的交错名式,运用得也很好:“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师焉,或不焉。”这种句式突而不一般化。我们如果把它改写为直叙句:“句读之不知,则师焉;惑之不解,则不焉。”显然就变得比较平淡而没有原来那样有力了。再如这同一段中:“彼与彼,年相若也,道相似也。”直接采用士大夫们对从师计较年龄地位的错误态度,而且从这里可以看到他们的神情。文章直接引用他们的原话以后,紧接着“位卑则足羞,官盛则近谀”两句,便立刻改用作者对士大夫们的言行进行评述的口吻来写,使两种不同的态度,针锋相对。这也是本文运用语言善于错综变化的很好例子。
    《师说》
    韩愈
 【原文】 
    古之学者必有师。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无惑?惑而不从师,其为惑也,终不解矣。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固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;生乎吾后,其闻道也亦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。吾师道也,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?是故无贵无贱,无长无少,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也。
  嗟乎!师道之不传也久矣!欲人之无惑也难矣!古之圣人,其出人也远矣,犹且从师而问焉;今之众人,其下圣人也亦远矣,而耻学于师。是故圣益圣,愚益愚。圣人之所以为圣,愚人之所以为愚,其皆出于此乎?爱其子,择师而教之;于其身也,则耻师焉,惑矣。彼童子之师,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,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。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师焉,或不焉,小学而大遗,吾未见其明也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,不耻相师。士大夫之族,曰师曰弟子云者,则群聚而笑之。问之,则曰:“彼与彼年相若也,道相似也。位卑则足羞,官盛则近谀。”呜呼!师道之不复可知矣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,君子不齿,今其智乃反不能及,其可怪也欤!
  圣人无常师。孔子师郯子、苌弘、师襄、老聃。郯子之徒,其贤不及孔子。孔子曰:“三人行,则必有我师。”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,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如是而已。
  李氏子蟠,年十七,好古文,六艺经传皆通习之,不拘于时,学于余。余嘉其能行古道,作《师说》以贻之。
【译文】
 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。老师,是用来传授道理、讲授学业、解答疑难问题的。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,谁能没有疑惑?有了疑惑,如果不跟老师学习,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,就始终不能解开。出生在我之前的人,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,我跟从他,拜他为老师;出生在我之后的人,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,我也跟从他,拜他为老师。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,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?因此,无论高低贵贱,无论年长年幼,道理存在的地方,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。
  唉!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,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!古代的圣人,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,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(他,焉为代词);现在的一般人,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,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。因此,圣人更加圣明,愚人更加愚昧。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,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,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? 爱自己的孩子,选择老师来教他。但是对于他自己,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,真是糊涂啊!那些儿童的老师,教他读书,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,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,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。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,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;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[2]。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。巫医、乐师、各种工匠这些人,不以互相学习为耻。士大夫这一类人,听到称“老师”称“弟子”的人,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。问他们,就说:“他和他年龄差不多,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。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,就足以感到耻辱;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,就被认为近于谄媚。”哎!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!巫医、乐师、各种工匠这些人,君子不屑一提,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,这真是奇怪啊!
 
作者:李密

上一篇:魏文侯的治术
下一篇:学习毛泽东工作方法的几个特点